追梦·一线职工风采录|与钢筋水泥“过招”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2-10-31 20:49:16 分类:资讯 浏览:
【追梦·一线职工风采录】
原标题:与钢筋水泥“过招”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邹明强 通讯员 朱雅婧
“37摄氏度,可以进行安装。”在缕缕朝阳里,王雄站在铺满焊接构件的屋面,对打胶区铝单板进行测温,随后他一边检查施工情况,一边在本上记录QC课题所需数据。
赵春青 绘
28岁的王雄是中国一冶荆州市中医医院项目的施工经理,从施工员成长为施工经理,他只用了4年时间。
合理安排当天施工内容,协调解决施工难点,是王雄每天的主要工作。他介绍说,项目正在进行悬挑铝单板幕墙安装,由于高空作业,加上幕墙龙骨结构复杂,施工存在很大难度。为确保工程质量,王雄带头对悬挑铝单板幕墙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技术攻关,与项目团队一起给建筑穿好、穿牢“外衣”。眼下,荆州市中医医院项目的“外衣”已经穿上了40%,预计2023年5月交付使用。
“工地是个磨炼人的地方。”他坦言,刚到这个高强度、快节奏的工作环境,很不适应,枯燥而忙碌的工地生活一度让他感到迷茫。不过,在工地摸爬滚打了几年后,王雄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。
和他一样在工地上忙碌的还有不少年轻面孔。笑起来有点腼腆,一进工地就开启“唠叨模式”的廖小伟;体格壮硕,每天在工地上“暴走”的刘澄;带着黑边眼镜,一头扎在工地学艺的王洵。这群与钢筋水泥为伴的90后肤色黝黑、体格健硕,用技术和创新为工地注入活力,将图纸变成现实。
“年轻人吃点苦没什么。”今年是王洵参加工作的第3年,他得空就跑到老师傅身边学艺,“工程每天都有进展,每天都有新东西需要学习。”
看图纸、泡现场、抓施工,挤出时间搞创新,王洵已经参与完成了60多项专利,成了公司里的发明能手。
从起初的略显青涩到现在的游刃有余,项目负责人张洪涛亲眼见证了这些年轻人的蜕变,“建筑一天天长高,这群年轻人也一天天在成长。”
这个28人的项目团队,平均年龄31岁。除了QC课题攻关,他们还在进行3项技术研发项目和12项专利申报。
- 微信:微信二维码
- 电话:
- 资讯排行
-
- 08-051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我系列军事反制行动发表谈话-稻草人信
- 08-092自然保护区的三区是指哪三区
- 09-043赵晓卉退赛,发文称不会放弃脱口秀《脱口秀大会5》
- 08-034清明草和艾草的区别
- 09-045义乌圣诞帽5元100顶!圣诞彩球几毛钱一个
- 08-076企业推广自己最有效的方法都有哪些?
- 08-037怀疑发现7岁女孩子手淫
- 08-038肽液能杀死癌细胞吗?
- 09-179芯片反腐再起波澜:大基金又一高管被查,3家上市公司深夜回应
- 08-1910中国香菇之乡蚂蚁新村答案 中国香菇之乡浙江哪个县是哪里?
- 随机tag
-